合同保管年限多久 怎么算
合同保管年限多久?合同保管年限会受到合同类型、重要性及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具体保管年限需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那么合同保管年限怎么算?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详细内容。
合同保管年限多久
1.对于一些重要的商业合同,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保存期限至少为3年。
2.对于涉及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合同,保存期限通常为10年甚至更长时间。
3.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合同,如劳动合同,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合同保管年限怎么算
1.劳动合同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购销合同根据税法规定可能需要保存10年。
3.电子劳动合同至少要保存二年备查。
4.其他合同可以是永久或定期,定期保管期限通常分为30年或10年。
合同保管年限从什么时候起算
合同的保管期限是指合同及相关文件需要被保留的时间段,一般自相关人员履约完成时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七条,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八条,永久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制、上市、解散、破产或其他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构成、变更、召开会议、履行职责和维护权益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资产和产权登记、评估与证明文件材料,资产和产权转让、买卖、抵押、租赁、许可、变更、保护等凭证性文件材料,对外投资文件材料;本企业资本金核算、确认、划转、变更等文件材料,企业融资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关于重要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其复函、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制发的需本企业办理的重要文件材料,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对本企业做出的重要决定、出具的审计、公证、裁定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形成的重要合同、协议及补充协议等文件材料;
(四)本企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改革、年度计划和总结文件材料,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