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一般来说,审计调查会采用观察法、查询法、函证法、审阅调查法等方法,审计人员往往不会单一使用某种方法,而是根据情况组合运用,下文可供参考。
审计调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观察法,实地查看操作流程或资产状况以验证书面资料的真实性;询问法,通过访谈相关人员获取第一手信息,了解业务流程与内部控制情况;检查法,查阅会计凭证、合同文件等书面证据,核实数据准确性;分析法,运用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手段发现异常波动或潜在问题。
审计调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方法选择需结合调查目标、范围及证据特性,,核心原则包括:
1、目标导向原则,如果调查“财务数据造假”,优先用“文献查阅+数据分析”,重点核查财务资料与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如果调查“实物资产流失”,则以“实地核查+盘点”为核心;
2、成本效益原则:对金额小、风险低的事项,可简化方法,比如用抽样查阅代替全面核查;对高风险、大额事项,需叠加多种方法验证,比如“文献核对+实地核查+外部函证”三重确认;
3、证据互补原则:单一方法存在局限性,如访谈信息易受主观影响,需用不同方法交叉印证,比如用“访谈了解的业务流程”与“实地观察的实际流程”+“书面制度规定的流程”三者比对,确认是否存在“制度与执行脱节”问题。
审计调查方法的风险控制策略
不同方法存在潜在风险,需通过配套措施降低偏差,关于方法本身的风险防范:
1、文献查阅:警惕资料篡改,注意核对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关键页是否有骑缝章;
2、访谈询问:避免被访谈人串供,对不同人员分开访谈,且不透露他人回答内容;
3、数据分析:防止数据口径偏差,确认不同系统导出数据的统计标准是否统一,避免因口径不一致导致误判。
4、过程控制与证据留存:
记录完整,对每种方法的实施过程详细记录,基本的访谈时间、参与人员、回答内容,实地核查的地点、盘点人员签字等信息,形成可追溯的工作底稿;
证据固化,对关键证据,比如异常合同、现场照片、函证回函等复印或扫描存档,注明来源和获取时间;
交叉复核,由不同审计人员对同一问题的调查方法和结论进行复核,避免个人判断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