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未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追诉时效是多久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5-15
强奸未遂案件作为性犯罪中的特殊形态,因为犯罪行为未完成,在司法实践中常引发量刑标准和追诉时效的争议。本文将从多个层面,为大家详细的解析强奸未遂的量刑规则及追诉时效的适用范围。
强奸未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强奸既遂的基准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实际量刑时,法官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手段、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等因素进行判断。
不过如果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强奸多人、情节恶劣、公共场所作案、轮奸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会以强奸罪加重处罚,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强奸未遂有哪些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没有得逞。
3、未得逞原因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如被害人反抗、第三人出现的那个情形。
强奸未遂追诉时效是多久
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五年;如果涉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是行为人逃避侦查等特殊情况,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

受贿罪的共犯身份如何认定 怎么处罚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犯罪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界定共犯身份、划分责任边界成为众多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2人阅读2025-05-15

贪污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怎么减轻量刑
贪污罪作为职务犯罪的核心罪名之一,严重损害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其量刑标准与减轻情节的认定直接关系着司法公正与犯罪预防效果。关于相关的问题,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大家参考。
2人阅读2025-05-15

强奸未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追诉时效是多久
强奸未遂案件作为性犯罪中的特殊形态,因为犯罪行为未完成,在司法实践中常引发量刑标准和追诉时效的争议。本文将从多个层面,为大家详细的解析强奸未遂的量刑规则及追诉时效的适用范围。
2人阅读2025-05-15

挪用资金罪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资金归还了还会坐牢吗
挪用资金罪是企业或单位内部常见的职务犯罪,其法律后果与举证责任、归还行为及追诉时效密切相关。许多人对这些问题都心存疑惑,本文将结合实务案例与法律规定,系统性分析这些争议的焦点。
2人阅读2025-05-15

职务侵占罪会冻结家属账户吗 量刑标准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其财产追缴措施与量刑标准经常会引发社会关注,关于此问题,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78957人阅读2025-05-15

故意杀人罪怎么判 可以减轻处罚吗
故意杀人罪作为刑法体系中最严重的暴力犯罪之一,其量刑标准与社会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处罚标准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故意杀人罪的刑罚可以减轻的问题很多人都还心存疑惑,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1人阅读2025-05-14

高空坠物算什么罪 会判刑吗
要是有人故意从楼上扔东西,那可不仅仅是不道德那么简单,这可是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现在法律对高空坠物有明确的规定,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高空坠物到底会触犯什么罪名,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3人阅读2025-05-14

帮信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立案条件是什么
帮信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帮信罪在法律上量刑标准是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也有相应惩处。那么帮信罪立案条件是什么?接下来可以参考本站整理的资料。
3人阅读2025-05-13

碰瓷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会判刑吗
碰瓷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不会遇到碰瓷行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碰瓷其实是违法行为。想要知道碰瓷违法会判刑吗相关内容,可以参考下文整理的资料。
3人阅读2025-05-13

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金额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分为一般情形和加重情形两种情况,除此之外,还会综合考虑抢劫的手段、数额、造成的后果、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关于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是详细的回答。
7人阅读2025-05-12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