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租的厂房遇到拆迁我有补偿吗
一般而言,您是有补偿的。您租赁厂房用于经营,若在租赁期内遭遇拆迁,搬迁、临时安置补偿通常归您所有,毕竟您需要实际进行设备、物资的搬迁与安置。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由于您才是实际经营方,拆迁致使您无法正常经营,该补偿一般也应给到您。若您对厂房进行过装饰装修,剩余租赁期内的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由您和房东按照公平原则分担。若合同约定了拆迁补偿的分配方式,从其约定;若没有,您可与房东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肖英豪 律师
执业
阅读:217
时间:2025-06-25 16:44:21
一个人可以有两个公司的劳动合同吗
原则上,一个劳动者可以与两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诸多限制。如果您的第一份工作属于非全日制用工,按《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倘若两份工作均为全日制用工,需要确保第二份工作不会对第一份工作产生严重影响,且最好事先告知两家公司,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马娇 律师
执业
阅读:219
时间:2025-06-25 16:33:09
家人因涉嫌隐瞒被逮捕没消息该怎么办
家人因涉嫌隐瞒被逮捕后没有消息,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家属主动询问执行机关未通知的原因。2.如果怀疑存在故意不通知等不当情况,家属可以向公安机关的上级部门反映情况。3.家属可以委托律师了解嫌疑人被逮捕的具体情况,包括罪名和案件进展。4.家属可以通过派出所或办案机关查询拘留情况,确认被拘留人的关押地点、涉嫌罪名及办案单位。5.家属应保持冷静,避免采取不当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左右 律师
执业
阅读:179
时间:2025-06-25 15:27:35
酒吧工作反悔了,合同没提违约金能直接走吗
在酒吧工作反悔后,即使合同中没有提到违约金,也不能直接走。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合同解除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和程序:1.法定解除条件:如果存在法定的解除合同情形,如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等,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2.协商解决:在决定是否解除合同前,建议先与雇主协商解决,尽量通过友好方式解决合同问题。3.提前通知: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但一方决定解除合同,应提前通知对方,并尽量减少给对方带来的损失。4.实际损失赔偿: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合理费用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何平 律师
执业10年以上
阅读:53
时间:2025-06-25 15:24:16
帮亲戚当挂名法人开一人公司不参与经营有风险吗
帮亲戚当挂名法人开一人公司不参与经营存在显著风险。以下是具体风险:1、挂名法人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言行直接关联到企业的法律地位和信誉。当企业面临诉讼、债务纠纷或违法行为时,挂名法人首当其冲成为法律追责的对象。即使未实际参与运营,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2、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金链断裂、税务违规、虚假财务报告等问题,挂名法人可能并不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但一旦这些问题曝光,个人财产可能面临查封、冻结甚至拍卖的风险。若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挂名法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个人信用记录也将受到严重损害。3、企业的信誉与挂名法人的个人信誉紧密相连。一旦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誉受损,挂名法人的个人声誉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职业机会减少、合作关系破裂及社会评价降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杨雪峰 律师
执业
阅读:154
时间:2025-06-25 15:17:47
被公司突然开除且拖欠工资怎么讨回来
1.保留证据,跟公司协商,明确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及相应的经济补偿。2.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强调公司存在恶意拖欠行为,并要求监察部门开具《责令改正决定书》,明确支付期限。3.申请劳动仲裁,准备仲裁申请书、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详细阐述公司拖欠工资及辞退的事实和理由。4.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左右 律师
执业
阅读:195
时间:2025-06-24 17:15:11
老师辱骂学生家长+体罚+霸占课间,家长如何有效维权
1.与老师直接沟通,表达对孩子受到的伤害和不满。2.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要求学校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3.通过拨打12345热线或直接向教育局反映情况,要求提供受理编号以便追踪处理进度。4.如果老师的行为涉及违法犯罪,家长可以报警处理,公安机关会对实施侮辱或体罚的行为进行处罚。5.家长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录音、录像、医疗记录、心理咨询记录等。6.辱骂和体罚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7.建立定期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委员会监督教师行为规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周美岑 律师
执业
阅读:45
时间:2025-06-24 17:07:54
被人骗去当了公司法人怎么处理
1、若被骗当法人,应尽快收集证据,证明自己被骗。2、在拥有充足证据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对方变更法人。如果对方不予配合,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或选择法律途径来维权,目标是撤销法人身份。3、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说明情况,提交相关证据。4、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5、被骗当公司法人,可以报警处理。6、可以尝试与公司协商辞职并达成一致,然后办理离职手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牟劲松 律师
执业10年以上
阅读:133
时间:2025-06-24 17:02:02
车祸事故我方全责对方没有主动联系我怎么办
在您负车祸全责的情况下,即便对方未主动联系,您也有必要主动沟通。主动联系对方,能推动理赔流程,明确车辆维修、人员伤亡赔偿等具体问题。若您不主动,可能导致对方损失扩大,对扩大的部分,您或许需承担额外赔偿责任。若双方就赔偿协商无果,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方可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也能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为避免纠纷,建议您主动联系,协商赔偿;若协商不成,保留好相关证据,等待对方走法律途径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王清华 律师
执业
阅读:210
时间:2025-06-24 14:39:20
漫画视频解说侵权吗
这种情况很可能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漫画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多项权利。您制作漫画解说视频,即便未用于商业盈利,若未获作者授权,也侵犯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让公众可在选定时间和地点观看漫画内容。从署名权角度,第五十二条第一项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未写作者署名就违反了这一点。若想避免侵权,务必事先取得漫画作者的书面授权,明确使用范围、方式等,按授权约定制作视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八)未经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表演者或者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

何平 律师
执业10年以上
阅读:216
时间:2025-06-24 14:33:47
已提供咨询服务
102,154次
最快2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