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 怎么计算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5-09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标准主要是参保人员的工作性质、时间段以及连续工龄,并需要提供原始档案材料进行审核确认。那么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计算?有什么作用?接下来可以参考本文整理的相关内容。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标准主要是参保人员的工作性质、时间段以及连续工龄,并需要提供原始档案材料进行审核确认。
企业职工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有:
1.符合规定条件的国有企业原全民固定工1988年底前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
2.符合规定条件的全民带集体“混岗职工”1986年底前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
3.已参保职工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服役的年限;
4.1995年底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原国家干部和全民固定职工工作年限。闽人社函〔2009〕288号文件出台后,公务员辞职、辞退重新就业并参保的,其原在机关可机关为连续工龄的工作可视同缴费年限。
5.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招工回城并参加养老保险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
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计算
1.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
2.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
3.复员、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
视同缴费年限有什么作用
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金时,可以增加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从而影响养老金的多少。
以上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全部内容,若是还有不懂的,建议在线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相关文章

被判刑以后还有退休工资吗
退休人员被判刑后,其退休工资在服刑期间通常会暂停发放,刑满释放后可按原标准恢复领取,但具体处理方式因刑罚类型而异。
14人阅读2025-07-10

被判刑出狱后养老保险还有吗
被判刑出狱后,养老保险的处理情况较为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总体而言,服刑期间养老保险会暂停缴纳,部分待遇也会停发,但出狱后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继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16人阅读2025-06-28

逝者的医保卡余额怎么查询 家人代用可以吗
逝者的医保卡余额怎么查询?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亲人离世后医保卡内的余额,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合法继承人有权查询并继承账户余额,但需备齐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那么逝者的医保卡余额家人代用可以吗?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整理的相关内容。
24人阅读2025-06-14

试用期可以不交社保吗 不交社保有什么后果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常常在试用期内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然而,法律明确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需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试用期可以不交社保吗这个问题吧!
29人阅读2025-06-14

二建社保不够两年可以报名吗 有什么要求
二建社保不够两年可以报名吗?二建社保报考需要满足社保缴纳年限要求,大部分省份要求报考者提供2年及以上工程类工作证明及对应社保缴纳记录,不符合条件者若提供虚假材料,将承担被取消资格等法律后果。那么二建社保有什么要求?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整理的具体资料。
24人阅读2025-06-13

交社保和存钱养老哪个划算 收益对比怎么样
交社保和存钱养老哪个划算?交社保和存钱养老各有优劣,社保养老提供终身领取、抗通胀调整等保障,但回报周期长;自主储蓄灵活可控,但需承担投资风险与长寿风险。那么交社保和存钱养老收益对比怎么样?接下来可以参考谱法邦整理的文章内容。
23人阅读2025-06-12

企业公积金是强制缴纳吗 缴纳流程是什么
企业公积金是强制缴纳吗?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企业为在职职工缴纳公积金是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缴纳的,职工可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逾期不缴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那么企业公积金缴纳流程是什么?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具体内容。
18人阅读2025-06-11

入狱后养老金还能继续领取吗 还能继续交吗
根据相关规定,只要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依法领取养老金。但是,在服刑期间的人是否还能领取养老金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是详细的回答,一起来看看吧!
23人阅读2025-06-10

没有达到工伤等级的怎么赔偿 就不是工伤吗
即便工伤没有达到评级的标准,也是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的。建议工伤职工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在法定期限内主张权利。如果与赔偿纠纷,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没有达到工伤等级的怎么赔偿的问题,下面是详细的回答。
21人阅读2025-06-09

社保原单位欠费新单位可以补缴吗 补缴流程是什么
社保原单位欠费新单位可以补缴吗?社保原单位欠费一般由原单位负责补缴,新单位是没有权限代位补缴的,原单位需携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社保登记证等材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补缴欠费。那么社保原单位欠费补缴流程是什么?接下来可以参考本文整理的文章资料。
23人阅读2025-06-07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