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和遗赠哪个效力大
遗嘱和遗赠的效力并无绝对高低之分。二者都符合法律规定,通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分别按照其详细内容执行。具体如下。
遗嘱和遗赠哪个效力大
遗嘱和遗赠不存在谁比谁“效力大”的问题。遗嘱和遗赠不是两个并列的法律概念,遗赠是遗嘱的一种具体形式。遗嘱是指自然人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赠是指自然人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遗嘱像是一份总体的遗产分配方案。举个例子,王爷爷立了一份遗嘱,写明:“我的房子由我的儿子王某继承”,这是遗嘱;“我的车赠与某基金会”,这是遗赠。一般遗嘱要标明清晰,遗产究竟分给谁,法律效力由其本身的遗嘱合法性决定。
遗嘱和遗赠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一份遗嘱里同时给了继承人也给了受遗赠人财产,但财产不够分,先满足谁。遗嘱继承和遗赠是同一顺位的,首先要先清完税款和债务;之后再将剩余的财产用于执行遗嘱和遗赠;如果剩余的财产不够满足遗嘱和遗赠要求,则需要按比例分配。
遗嘱和遗赠在法律适用上有哪些区别
1.受利益人不同。遗嘱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如配偶、子女;遗赠的受遗赠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国家或者集体组织。
2.接受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3.取得遗产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分配;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分配,只能从遗嘱执行人、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处获取遗赠财产。
4.义务承担不同。遗嘱继承人还需要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受遗赠人一般只享受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债务的义务,除非有特殊约定。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