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与遗嘱继承哪个效力大 两者有什么区别
在处理遗产继承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遗嘱继承”和“遗赠”这两个词。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如果遗嘱里既写了遗嘱继承,又写了遗赠,到底哪个更有效呢?其实,遗嘱继承和遗赠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遗赠和遗嘱继承哪个效力更大。
遗赠与遗嘱继承哪个效力大
一般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说遗赠与遗嘱继承谁的效力更大。
遗嘱继承是被继承人通过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遗产。
遗赠则是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如果一份遗嘱中,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内容不存在冲突,那么二者都按遗嘱内容各自生效。当二者内容冲突时,通常以遗嘱继承为准,因其更能体现被继承人对法定继承人的意愿安排。但若存在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则协议效力最高,优先于遗嘱继承和遗赠。
遗嘱继承和遗赠有什么区别
遗嘱继承和遗赠的主要区别在于继承人的范围:
1、遗嘱继承: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如配偶、子女、父母等。
2、遗赠: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组织或国家。
遗赠和遗嘱继承的优先顺序是怎样的
1、遗嘱继承和遗赠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
2、如果遗嘱中同时存在遗嘱继承和遗赠,且内容冲突,按照遗嘱内容执行。
3、如果遗嘱部分无效,无效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