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开价800元每克算敲诈吗 怎么定义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5-27
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开价800元每克算敲诈吗?网上看到一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开价800元每克要求赎金,这种行为涉嫌敲诈,拾金不昧是法律义务。那么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敲诈怎么定义?接下来可以参考谱法邦整理的文章资料。
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开价800元每克算敲诈吗
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开价800元每克算敲诈,据媒体报道,河南郑州一女子在商场丢失金手链,被人捡到。女子要求返还时,拾得者开价以每克800元的价格索要“赎金”,失主只能报警,警方介入劝导之后,拾得者最终归还手链。
女子手链丢失拾得者敲诈怎么定义
敲诈指的是拾得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遗失物进行敲诈勒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拾得人拒不返还遗失物,将构成不当得利,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拾得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遗失物进行敲诈勒索,还可能涉嫌犯罪。
拾得人是否有权使用遗失物
拾得人是没有权利使用遗失物的,如果拾得人侵占遗失物,不仅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若该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数额,拒不返还还可能构成侵占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文章

临时身份证有效期多久
临时身份证有效期通常为三个月,从签发之日开始计算。临时身份证是公民在特殊时期急需使用身份证时的替代证明,在有效期内与正式身份证一样,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能满足如出行、办理银行业务等诸多场景需求。
24人阅读2025-06-30

自物权的客体是什么 有哪些权能
在物权法律体系中,自物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权利人行使财产权利起着关键作用。那自物权的客体是什么?如何生效?有哪些权能?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30人阅读2025-06-16

相邻关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有纠纷如何解决
不动产相邻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通行、排水、采光、通风等问题。那相邻关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果纠纷应该如何解决?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26人阅读2025-06-16

物业公司单方面提高小区停车费合法吗 可以拒交吗
物业公司单方面提高小区停车费合法吗?物业公司单方面提高小区停车费要看收费性质及程序合规性,公共车位收费调整需经业主大会表决,产权车位则受开发商或产权人约束。若物业未经协商程序擅自涨价,可能构成违约或侵权。那么物业公司单方面提高小区停车费可以拒交吗?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具体内容。
32人阅读2025-06-16

垃圾处理费收费合法吗 哪个部门定的
垃圾处理费收费合法吗?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有权依法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需经听证程序并公示。居民需按规定缴纳,但低收入家庭可申请减免。费用专项用于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不得挪用。那么垃圾处理费收费哪个部门定的?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详细内容。
25人阅读2025-06-13

拒绝入户调查合法吗 有什么后果
拒绝入户调查合法吗?拒绝入户调查是否合法依据具体情况判定,非官方机构或个人发起的调查,公民有权拒绝。若调查人员未出示证件、超出法定范围或程序违规,公民可合法拒查并投诉。那么拒绝入户调查有什么后果?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具体内容。
28人阅读2025-06-10

别人充话费充错了我不退还犯法吗 如果金额较小可以不退还吗
别人充话费充错了我不退还犯法吗?错充的话费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下面是该问题的详细回答。
29人阅读2025-06-09

房屋永久居住权从什么时候开始 可以买卖吗
房屋永久居住权作为民法典新增的用益物权制度,为房屋所有权人与居住权人之间的权益分配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很多人对房屋永久居住权的相关问题还存在疑问,对此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大家参考了解。
25人阅读2025-06-07

留置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可以善意取得吗
留置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担保物权,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留置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可以通过善意取得吗?会不会因为盗窃而消失?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29人阅读2025-06-07

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收费标准是什么 怎么使用
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收费标准是什么?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收费标准一般是按购房款比例缴纳和按建筑面积缴纳,由各地房管部门根据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确定并适时调整,购房时由开发商代收后存入专户。那么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怎么使用?接下来可以参考谱法邦整理的文章内容。
25人阅读2025-06-06
民法典导航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