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人如何阻止侵权行为
商标权人发现侵权后,可先行固定证据,再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同时申请海关、电商平台等采取拦截、下架、冻结账户等措施,实现“线上+线下”全链条快速制止侵权、获取赔偿。以下是谱法邦整理的详细回答,可供参考。
商标权人如何阻止侵权行为
1、发现侵权迹象后,迅速收集能证明侵权行为存在的证据。
2、尝试与侵权方直接联系,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指出其侵权行为,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就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事宜进行协商。
3、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侵权行为。
4、在海关总署进行知识产权备案;对进出口侵权货物申请扣留并调查处理。
5、向电商平台投诉,根据各平台规则提交《商标权侵权投诉通知》,平台一般48小时内下架商品并通知商家。
6、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如何判断他人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以下几种行为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等行为。
商标侵权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1、优先按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计算;
2、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均难以确定的,法院可判300万元以下赔偿。
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流程是怎样的
1、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准备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
3、提交相关证据。
4、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经过法庭调查、辩论等程序后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可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处25万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