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有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
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具有赡养义务的人是血脉相连的子女,包括婚生、非婚生,以及有抚养关系的子女,如继子继女、养子养女等,儿媳和公婆既没有血缘关系,也不存在抚养关系,所以儿媳没有抚养公婆的义务,下文可供参考。

儿媳有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敬公婆似乎是儿媳的本分,但从法律角度看,儿媳并非公婆的法定赡养人,并没有赡养的义务,而是鼓励其协助配偶履行义务,也就是“协助而非主责”。
且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的“赡养人的配偶应协助履行赡养义务”,不等于儿媳自身有赡养义务,且该协助义务仅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适用。如果配偶去世,儿媳的协助赡养义务会自动解除。如果丈夫去世后,儿媳代领了本属于丈夫的财产或工资款,可能需要在代领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且如果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除去亲生子女、养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外,子女的配偶也会协助履行赡养义务;与老年人存在扶养关系的兄弟姐妹;或者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抚养人。
赡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赡养,除去必要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住房保障等,还需要协助日常起居、疾病护理、住房维修等情况,以及定期探望、情感关怀等精神慰藉。
如果没有合适的赡养人怎么办
如果老人没有符合条件的赡养人,那么可以请求社会帮助,且政府也有相关的制度可以保障老人的生活,比如通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对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救助或补贴;部分社区也会组织志愿者参与赡养支持,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心理疏导等;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诉讼维护赡养权益。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