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详情

虚拟财产被骗立案标准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9-09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依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可能立案。因此,虚拟财产属于“公私财物”的范畴,诈骗虚拟财产一般构成诈骗罪,可能立案,具体诈骗金额以当地情况而定。

虚拟财产具体立案标准

1.价值认定。根据市场多方面因素,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将其折算成人民币。

2.司法界定。根据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标准通常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以及根据当地的地方标准进行确定。

3.其他情节。虽未达到诈骗立案的标准,但行为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也可构成犯罪。

虚拟财产被骗后的做法建议

1.立即收集证据并保存。包括但不限于交易记录、沟通记录、虚拟财产信息、平台信息、身份信息。

2.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携带证据材料前往当地公安机关,详述诈骗经过,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保障财产安全。

3.向平台投诉举报。及时向虚拟财产所在的平台官方进行投诉举报,协助调查、冻结相关账号,确保诈骗人不会再次诈骗。

虚拟财产包括什么

虚拟财产为数字化资产,表现形态较为丰富,既包括网络游戏账户及账户所具备的装备、角色、等级等,也包括电商网店、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及其下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还包括虚拟货币等互联网金融投资,以及数字内容和知识产权。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文章
虚拟财产被骗立案标准
虚拟财产被骗立案标准
虚拟财产属于“公私财物”的范畴,诈骗虚拟财产一般构成诈骗罪,可能立案,具体诈骗金额以当地情况而定。
4人阅读2025-09-09
借微信给人家使用犯法吗
借微信给人家使用犯法吗
​微信号是属于个人所有的账号,如果借给他人使用,可能会暴露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等,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构成违法甚至犯罪活动的“帮凶”,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16人阅读2025-09-01
被网上平台骗了钱怎么办
被网上平台骗了钱怎么办
被网上平台骗钱后,应先冻结账户防止资金外流,再固定电子证据,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步向平台投诉索赔,必要时提起民事诉讼或参与刑事追赃。以下将详细介绍应对方法。
21人阅读2025-08-29
网上被骗的钱能通过警方找到吗
网上被骗的钱能通过警方找到吗
网上被骗的钱能否追回,取决于报警是否及时、证据是否充分以及资金流向是否可查。警方可通过冻结、追缴程序返还赃款,但成功率因案而异。
22人阅读2025-08-29
给别人办手机卡犯法吗
给别人办手机卡犯法吗
​当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身份信息,如果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帮家人或朋友办一张手机卡,并不违法。但是如果将办理的手机卡提供给他人使用则很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18人阅读2025-08-29
网络诈骗立案金额标准是多少
网络诈骗立案金额标准是多少
网络诈骗刑事立案的全国统一“数额较大”起点为人民币三千元;各省可在三千元至一万元幅度内自行调整,因此多数地区三千元即可立案,具体立案金额可能会在该幅度内调整,个别地区立案标准会高于或低于此区间。
15人阅读2025-08-28
网络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
网络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
根据法律规定,网络诈骗罪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但是需要满足特定条件。针对网络诈骗取保候审的问题,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了解。
32人阅读2025-07-10
网络诈骗会如何量刑
网络诈骗会如何量刑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受害人和涉案人员对量刑标准及取保候审可能性存在疑问。针对相关的问题,谱法邦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供参考。
29人阅读2025-07-10
网络诈骗如何举报
网络诈骗如何举报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许多受害者因缺乏警惕而遭受财产损失。面对诈骗应该如何有效举报?如果警方不立案应该怎么办?针对相关的问题,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30人阅读2025-07-10
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条件是什么
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条件是什么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许多受害者因轻信虚假信息而遭受财产损失。那遭遇网络诈骗可以报警吗?立案的条件是什么?针对相关的问题,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32人阅读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