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详情

逾期担保人会不会有事 应该怎么脱保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6-25

    在借贷关系中,担保人承担着重要的法律风险。近年来,随着民间借贷和金融贷款规模的扩大,担保人因借款人逾期而陷入债务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那逾期担保人会不会有事?担保人应该怎么脱保呢?来看看完整的解答。

    逾期担保人会不会有事

    1、如果是连带担保责任,借款人逾期未还,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担保人全额偿还债务,无需先起诉借款人。担保人需承担与借款人相同的还款义务,且可能面临征信受损、财产被查封甚至被起诉的风险。

    2、如果是一般担保责任,债权人需要先起诉借款人并强制执行其财产,仍无法清偿时,担保人才需承担责任。

    担保人应该怎么脱保

    1、担保人可与借款人、债权人协商签订《解除担保协议》,明确免除担保义务。需注意:协议需经三方签字确认,并注明债务转移或清偿条款。

    2、一般保证主债务履行期满后6个月内,债权人未起诉借款人,担保责任解除。

    3、连带责任担保主债务履行期满后3年内,债权人未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担保责任终止。

    担保人如何规避风险

    1、在担保前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避免为高风险对象担保。

    2、在担保合同中注明“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担保”,并约定具体期限,避免模糊条款。

    3、借款人逾期时,主动联系债权人争取延期或分期方案,降低自身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条

    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和债务人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不受影响。


相关文章
逾期多久会被起诉 真的会上门吗
逾期多久会被起诉 真的会上门吗
逾期后被起诉的时间并无统一标准,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数年,取决于债权人策略、欠款金额等。金融机构通常会先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催收,若催收无效,才会采取法律手段。暴力、骚扰式上门是违法的。
12人阅读2025-07-30
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多久恢复
逾期多久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多久恢复
逾期不还钱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时间和恢复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而言,逾期超过90天且经法院判决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可能会被纳入失信名单。失信名单的期限通常为2年,情节严重的可延长至5年。
14人阅读2025-07-30
逾期不还钱有什么后果
逾期不还钱有什么后果
逾期不还钱会产生诸多不利后果,包括支付逾期利息、损害个人信用记录、面临法律诉讼等。若被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还可能限制高消费、影响子女教育和就业。
12人阅读2025-07-30
信用卡逾期不还会不会影响子女
信用卡逾期不还会不会影响子女
信用卡逾期不还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子女,因为信用卡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子女无需承担还款责任。但如果逾期严重导致持卡人被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对子女的某些权益产生间接影响。
15人阅读2025-07-30
房贷逾期几次会被起诉
房贷逾期几次会被起诉
房贷逾期并不是以几次为标准,而是看连续或累计逾期天数,一般情况下,银行通常在“连续逾期3期”或“累计逾期6期”后,即可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提起诉讼。
22人阅读2025-07-23
网贷逾期催收打电话到公司怎么办
网贷逾期催收打电话到公司怎么办
网贷逾期后,如果催收人员频繁拨打所在公司的办公电话,已涉嫌侵犯隐私权与名誉权。应立即固定证据并向平台、监管机关投诉,同时可要求法院签发禁止令或提起侵权诉讼。
23人阅读2025-07-23
网贷逾期会影响上班发工资吗
网贷逾期会影响上班发工资吗
网贷逾期本身不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发放工资,工资发放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过,如果因为逾期导致被起诉并被法院强制执行后,工资账户可能被冻结、划扣。
20人阅读2025-07-23
网贷逾期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吗
网贷逾期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吗
单纯逾期,没有到执行阶段,不会直接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只有当网贷平台起诉,法院判决借款人还款,而借款人有能力履行却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时,法院才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7人阅读2025-07-22
与银行协商还款后又逾期了怎么办
与银行协商还款后又逾期了怎么办
与银行协商还款后再次逾期,银行可能会采取更严厉的催收措施,甚至起诉。建议尽快与银行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再次协商或申请延期还款。
17人阅读2025-07-22
网贷逾期被寄律师函会怎么样
网贷逾期被寄律师函会怎么样
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意味着平台已启动法律催收程序。律师函虽无强制执行力,但具有法律威慑力,如果不重视,后续可能面临起诉、财产冻结等严重后果。
17人阅读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