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7-15
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可能触犯刑法。那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是什么?如果对结果不服怎么办?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1、行为人需要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
2、逃逸行为表现为逃离事故现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包括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报警后未等待交警处理;送伤者就医后伪造信息或无故离开;协商未果强行离开且未留真实信息。
3、逃逸行为需要与事故后果存在关联。
对肇事逃逸认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
1、当事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对逃逸认定不服的,可在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说明异议理由并提供证据。
2、如果复核结果仍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公安机关的逃逸认定。
3、如果因逃逸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辩护意见,通过律师提交证据,证明自己不构成逃逸,由法院根据庭审情况作出裁判。
实务操作建议有哪些
1、事故发生后需要立即停车、报警并救助伤者,保留现场证据;
2、如果对认定结果不服,需要及时申请复核,避免逾期丧失权利;
3、当协商无果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必要时委托律师代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文章

交通事故逃逸何时会发布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不仅破坏社会秩序,更严重侵害受害者权益。那肇事者逃离现场后,责任认定书何时出具?逃逸是否会加重法律后果呢?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7人阅读2025-07-15

轻伤逃逸后能否通过私了解决
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不仅违反交通法规,还可能触犯刑法。如果仅造成轻伤,逃逸后能否通过私了解决?针对相关的问题,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5人阅读2025-07-15

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可能触犯刑法。那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是什么?如果对结果不服怎么办?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5人阅读2025-07-15

电瓶车撞人后逃逸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近年来,电瓶车因便捷性成为重要交通工具,但其违法行为也频发。那电瓶车撞人后逃逸是否属于犯罪行为?会如何处罚吗?针对相关的问题,谱法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了解。
5人阅读2025-07-15

交通逃逸后能否申请保释 行为人是未成年会被判刑吗
交通逃逸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交通逃逸后,当事人能否申请保释?如果交通逃逸的行为人是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关于此问题,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大家参考了解。
19人阅读2025-06-20

交通事故不知者逃逸如何认定 会怎么处罚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当事人声称“不知发生事故”而离开现场,会被认定为逃逸吗?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呢?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罚?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18人阅读2025-06-20

逃逸情节不严重怎么处理 122备案后还算逃逸吗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是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即使情节不严重,也可能面临法律追责。那交通事故逃逸情节不严重怎么处理?如果已经进行122备案后还算逃逸吗?来看看完整的解答。
22人阅读2025-06-20

小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理 看到交警掉头跑算逃逸吗
交通事故后,如何妥善处理小事故?如果事故轻微但看到交警前来就掉头离开,是否构成逃逸?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各种争议,对此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大家参考了解。
20人阅读2025-06-20

酒驾撞人死亡逃逸怎么判 会牵连家人吗
酒驾撞人致死并逃逸的行为,是严重的交通肇事犯罪,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那酒驾撞人死亡逃逸怎么判?会不会牵连家人?有减轻处罚的可能性吗?来看看完整的解答。
21人阅读2025-06-20
行政法导航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