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致人轻伤怎么判
防卫过当致人轻伤需要做出怎样的判决需要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考量,防卫过当是指超过正当防卫,造成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两者,而轻伤是否属于“重大损害”则有待考量,下文可供参考。
防卫过当致人轻伤怎么判
如果是针对普通斗殴等情况,防卫行为导致轻伤可能被认定为过当,如果是针对严重暴力犯罪,比如杀人、抢劫等情况,意外造成伤亡也不是过当,且需要注意的是,防卫人要具有防卫意识,但是如果存在故意伤害意图则可能转化为故意犯罪。
如果涉及故意伤害罪,法律规定,轻伤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防卫人面临严重暴力侵害,过当程度轻微,可能判处缓刑或免予处罚,如果过当程度较大,可能判处一年左右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
怎么判断防卫过当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是否是防卫过当:
1、不法侵害的性质、强度和紧迫性,如果对方只是普通打架、挑衅,但是防卫人反应过激导致对方轻伤,处罚可能较重;如果对方实施严重暴力侵害,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造成轻伤,处罚会更轻。
2、防卫人的主观状态,防卫人是出于过失还是间接故意,前者处罚更轻。
3、防卫手段与强度的适当性,对比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是否相称。
4、事后态度和补救措施,如果在防卫过当导致对方轻伤后,防卫人积极救助伤者、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愿意赔偿并最终取得被害人谅解,可能适用缓刑甚至免刑。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判
如果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具体怎么判处会根据防卫人的态度、案件的严重情况等进行判断,如果是因为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可能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出于故意,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