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打赏主播能全额追回吗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8-27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在多数情况下钱款能够追回,但司法实践会根据未成年人年龄、金额、监护人过错及平台责任等因素综合裁量,可能按比例退还但不一定能够全额返还。以下是问题的详细解答,可供参考。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能全额追回吗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能否全额追回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据法律规定,此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均属无效。所以,监护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全额返还打赏款项。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打赏主播情境下,需判断打赏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3、监护人监护责任。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监管义务。如果监护人对孩子上网行为、支付工具管理疏忽,导致孩子多次打赏或大额打赏,监护人自身存在过错,可能影响全额追回款项。
4、平台责任。如果平台未设置未成年人核验以及防沉迷系统,或在解除限制措施时审核机制存在疏漏,导致未成年人轻易规避限制持续大额消费,平台存在过错,在判定款项返还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5、举证情况。监护人需提供证据证明打赏行为是未成年人实施。如果账号存在多人混用,或打赏直播内容无明显低龄化特征和未成年人操作偏好,难以界定打赏人身份,可能影响全额退款主张。
平台以“已尽合理审核”为由拒退,法院会支持吗
如果平台已设置未成年模式、人脸识别、支付限额等措施,法院可能认定平台过错较小,相应减轻返还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相关文章

成年人欺负未成年人犯法吗
成年人欺负未成年人犯法一般情况下是犯法的,具体情况包括物理性伤害、言语侮辱等多种形式的伤害行为,以上行为都构成了对未成年人的违法侵害。
4人阅读2025-08-28

成年人拉扯未成年人算犯法吗
如果成年人拉扯未成年人,没有造成具体实质性的伤害,是不犯法的,但是如果是带有暴力、强制或侮辱性质的拉扯,就可能构成违法,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
6人阅读2025-08-28

成年人带未成年人住酒店犯法吗
成年人带未成年人住酒店是否犯法要分情况讨论,一般来说由监护人陪同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入住酒店是不违法的。
6人阅读2025-08-28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能全额追回吗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在多数情况下钱款能够追回,但司法实践会根据未成年人年龄、金额、监护人过错及平台责任等因素综合裁量,可能按比例退还但不一定能够全额返还。
13人阅读2025-08-27

和十四岁谈恋爱犯法吗
随着未成年人身心发展需求的增加,青少年恋爱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那和十四岁谈恋爱犯法吗?可以报警处理吗?针对相关的问题,谱法邦结合法律角度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参考。
33人阅读2025-07-07

未成年人行拘执行条件有哪些
未成年人行拘执行条件有哪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法律对未成年人行拘执行有严格限制,法律上明确“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原则上不执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犯也可免于执行,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那么未成年人行拘拘留期限是多久?接下来可以参考谱法邦收集的相关内容。
39人阅读2025-06-30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追责 追责程序是什么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追责?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频频发生,按照《刑法》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重罪,经最高检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想要了解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追责程序是什么?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整理的相关内容。
44人阅读2025-06-17

利用未成年擦边卖货违法吗 怎么处罚
利用未成年擦边卖货违法吗?最近看到很多商家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软色情营销、打擦边球卖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广告法》,此类行为涉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涉事商家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吊销执照。那么利用未成年擦边卖货怎么处罚?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详细内容。
46人阅读2025-06-14

未成年被灌酒犯法吗 怎么处罚
未成年被灌酒犯法吗?18月龄幼童被灌啤酒新闻挂在热搜上,很多人都想要知道强迫未成年人饮酒到底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任何强迫、引诱未成年人饮酒的行为都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虐待罪。那么未成年被灌酒怎么处罚?接下来可以参考谱法邦整理的文章内容。
49人阅读2025-06-14

ai聊天软件诱导未成年怎么办 具体怎么处罚
ai聊天软件诱导未成年怎么办?最近看到多起AI聊天软件向未成年人推送有害信息、甚至诱导自残的新闻,面对技术滥用的灰色地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要求AI服务提供者履行内容过滤义务,但具体监管仍存漏洞。那么ai聊天软件诱导未成年具体怎么处罚?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详细内容。
43人阅读2025-06-14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