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执业认证
孙桃梅
律师介绍
律师信息
我的服务
精选回答
你好,关于山体滑坡后的重建工作相关事宜,想向巡视组反应问题,需要注意的几个点如下,本文仅供参考,建议寻求专业律师或人员进行处理。
1、事件背景与基本情况,把具体日期,最好写清楚年月日;所在具体位置;遭受的灾害级别,引发的灾害具体情况;带来的影响,比如是否有导致村民的房屋损坏、是否存在人员伤亡,若有,具体到数字;发生灾害后,当地政府的作为。
2、核心问题:重建工作严重停滞,群众诉求长期未得解决等;
现实困境:灾后村民无家可归、物资跟不上、生计困难、伤情是否缓解等;
明确诉求:落实宅基地、重建家园、原有的生产资料得以恢复等。
相关部门回复情况:七年间,向哪些部门反应过,结果如何
安全隐患:发生滑坡的山体是否彻底消除隐患?
3、诉求
对工作的复杂性可以理解,但表露出七年的等待已远超合理的期限,恳请巡视组:
(具体细则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立即调查:彻查导致此次灾后重建工作长达七年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推诿塞责等问题。
督促落实:责令并督促相关地方政府及部门立即启动实质性的重建工作,为我们制定清晰、透明、可行的重建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定期向社会及受灾群众公布进展。
解决安置:尽快解决我们永久的住房安置问题,无论是异地搬迁、原址重建还是其他安置方式,需确保安置地安全可靠,保障我们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
保障民生:对因灾致贫、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和后续生产扶持,帮助我们恢复正常生活。
4、证明材料
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可供巡视组查核,主要包括:
(根据实际情况准备真实、可信的材料)
灾害发生时的照片、视频资料;
政府早期发布的灾情通报及安置承诺文件(如有);
多年来我们向各级部门反映情况的信访回执、电话记录、书面申请等。
反映当前居住困境和环境现状的照片、视频;
受灾群众联名签字表(如有)。
我们坚信在巡视组的关注和干预下,我们拖延了七年的难题一定能得到重视和解决!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反映人:_____________(姓名/全体受灾群众代表)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你好,关于你上述问题,我整理了一下核心要点,可供参考。
首先是关于你所签订的合同条款中没有写明必须满8个月才能提前还款,一般来说,在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依据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
建议你再次仔细翻阅签订的合同,在“提前还款”、“合同解除”或“违约责任”的相关章节,关注是否有"最低还款期限""违约金比例""提前通知期"等明确约定,且还需要特别注意合同是否存在"其他约定"或"附则"中的隐含条款,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的"8个月"期限限制,那么销售口头承诺的"三分之一"缺乏合同依据;再次联系客服,明确指出合同中并无“满8个月才可提前还款”的条款,如果客服确认"满1个月可还",则向客服询问具体政策,以及6%违约金的合同或条款依据,聊天记录截图、通话记录等最好保存留档。
其次是违约金,如果提前还款,违约金是剩余本金的百分比,还是其他计算方式?是否确定6%的违约金比例明确写入了合同?且还要注意合同中有无关于“服务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的条款。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方全责,但肇事司机无法及时返回配合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司机不在,您也可以尝试申请保险垫付,能否成功申请到保险的核心在于交警部门出具的法律文书。
无论司机是否在场,想要申请保险垫付,都要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清单或预估费用清单、已发生的医疗费用发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此文书非常重要,它是认定“对方全责”的直接法律文件,此外,还需要由交警部门开具的《垫付通知书》,这是保险公司是否启动垫付流程的关键文件。
需要注意垫付是有限额的,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万元,超出部分需要后续向责任方及其保险公司追偿。
待司机返回后,仍需与其及其保险公司完成后续的理赔手续,进行最终结算。如果保险公司以司机未签字等理由拒绝垫付,可以请求交警协助与保险公司沟通,或者拨打银保监会投诉热线12378进行投诉。还可以了解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查看相关公告,看是否符合该基金的申请条件。
法律法规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
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垫付抢救费用。
你好,如果发生闯红灯这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首先应该确认违章事实,如果是交警现场开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需要本人签字确认,如果是通过电子眼抓拍,应该及时通过“交管12123”APP或前往车管所查询违章记录。
可通过“交管12123”APP,选择“违法处理撤销申请”或直接在线缴纳罚款,或者携带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到交警队或车管所,接受处罚、缴纳罚款。
法律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处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并处200元罚款。
关于员工教案社保问题,该用户想咨询的应该是员工缴纳社保的相关问题,社保的缴纳是强制性的,且无论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如果不缴,就是在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让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你好,贵公司想要在软件上添加数据采集功能用来优化软件,可以按照以下做法来避免法律问题:
1、需要合法取得用户的同意,并且面向不同地区的用户,需要依据当地的法律要求来进行数据的采集。
2、仅采集与软件性能优化直接相关的最少数据集,禁止过度收集。
3、遵守数据存储和安全规定。
4、不采集竞争对手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商业秘密数据;
5、不爬取受著作权保护的数据库。
法律依据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
(一)取得个人的同意。
《数据安全法》第32条:
任何个人、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发现数据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你好,工作7年单位仅缴工伤保险,其余险种未缴,依法必须先由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补缴全部欠费及滞纳金,不能直接赔偿给个人。
社保费属于国家统筹基金,单位不得将应缴金额支付给个人,个人也无权要求将补缴款直接领走。
如果你以“未依法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需要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你工作了7年,企业应支付给你7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你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你现在可以:
1、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如果公司不肯,可以向社保稽核部门投诉,要求责令补缴并加收滞纳金。
2、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贷款14400,分24期,每月本金600,利息80,这个利息是合法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025年一年期LPR为3%,则四倍LPR为12%。
每月利息为80元,年利息为80元×12=960元;年利率=(年利息/贷款本金)×100%=(960/14400)×100%≈6.67%,低于法律规定的上限,因此该利息是合法的。
对于违约金1000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约金通常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30%。因此,贷款14,400元购买摩托车,提前还款违约金一般不能超过4320元。
如果贷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提前还款需要支付1000元违约金,且该条款是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那么这一条款在法律上是有效的。
所以摩托车贷款14400,分24期,每月本金600,利息80,不论是第几期提前还款,都要收违约金1000,这个条款一般是合法的。
如果你父母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将财产全部留给姐姐,那么遗产应按照遗嘱进行分配,你无法要求平分。
父母作为遗嘱人,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处分个人财产,他们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但如果父母的遗嘱未考虑你的生活状况,且你属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况,遗嘱可能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部分无效,你可以要求适当分得遗产。
如果你认为遗嘱内容不合理,建议先与家人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宅基地未确权目前通常不违法,我国法律未强制要求即时确权,但存在诸多危害。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原则。未确权的宅基地,其使用权未得到国家认可和保护,可能被视为违法建筑或违规使用,在相关部门进行整治时,面临被拆除风险。同时,未确权会导致产权归属不明确,面临拆迁、转让等情况时,权益易受侵害,继承时也易引发家庭纠纷。还可能影响农村土地统一规划,导致后续建设受限
温馨提示
在您选购律师服务前,请您仔细阅读此文,同意本文所告知内容后再进行购买:
- 您在本平台购买的律师服务仅限于自用而不得再次出售
- 页面内容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 版权所有: 孙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