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详情

执行依据类型怎么选 是什么意思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5-12

    执行依据类型怎么选?执行依据类型是申请强制执行时,所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类别,选对类型才可以让执行顺利执行,那么该怎么选?执行依据类型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可以参考本文整理的资料。

    执行依据类型怎么选

    执行依据类型选择主要是依据申请人所持有的生效法律文书类型,根据文书性质对应具体类别。

    1、法院判决或裁定‌应选择“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作为执行依据。

    2、仲裁裁决应选择选择“仲裁裁决书/调解书”。

    3、公证债权文书应选择“公证债权文书”作为依据。

    4、‌刑事财产判决应选择刑事财产执行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依据类型是什么意思

    执行依据类型是能够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的类型。

    1.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

    2.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

    3.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认并同意协助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的裁定书、执行令;

    4.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认并同意协助执行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裁定书、执行令;

    5.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

    执行依据类型选择错误有什么影响

    执行依据类型选择错误会造成执行程序的中止、重新审查和处理、执行标的物的保管、执行程序的重新启动或调整、可能获取一定赔偿责任。

    《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依据类型选择错误可能会导致没收违法所得和违规生产经营的食品、工具、设备等物品;罚金;如果情节恶劣的,吊销执照等法律后果。

相关文章
判刑一年八个月可以假释出狱吗
判刑一年八个月可以假释出狱吗
判刑一年八个月可以假释出狱,但需要满足实际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且符合“确有悔改、无再犯危险、非累犯且非暴力重罪”等实质条件;同时需要监狱提出、法院裁定,方可提前出狱。
11人阅读2025-07-14
被判刑后能不能监外执行
被判刑后能不能监外执行
被判刑后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监外执行。监外执行是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式,旨在对部分不适宜在监狱内服刑的罪犯,在满足特定情形下,让其在监狱外执行刑罚并接受监管。
14人阅读2025-06-28
被执行人去处理违章会被拘留吗 有什么法律后果
被执行人去处理违章会被拘留吗 有什么法律后果
很多老赖最担心的问题是“被执行人去处理违章会被拘留吗”,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民事诉讼法》规定,处理普通交通违章通常不会直接触发司法拘留,但若被执行人存在"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等法定情形,交警部门与法院执行系统联网后可能采取强制措施。那么被执行人去处理违章有什么法律后果?接下来可以参考本文整理的具体资料。
17人阅读2025-06-17
强制执行可以追加被执行人吗 如何追加
强制执行可以追加被执行人吗 如何追加
强制执行可以追加被执行人吗?绝大多数人觉得拿到胜诉判决就没有其他事情了,结果发现被执行人账上没钱、名下无房,执行陷入僵局。按照《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当发现配偶、股东、关联公司等主体存在连带责任时,可向法院申请追加被执行人。那么强制执行如何追加被执行人?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具体内容。
17人阅读2025-06-16
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 缓刑期间罪犯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 缓刑期间罪犯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缓刑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对犯罪行为人暂缓执行刑罚的一种方式。很多人以为缓刑就不用坐牢了。实际上,犯罪行为人在缓刑期间虽然不需要立即入狱服刑,但如果违反相关规定,仍可能被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关于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下面是详细的回答。
18人阅读2025-06-16
强制执行的案件什么时候结案 还能起诉吗
强制执行的案件什么时候结案 还能起诉吗
在司法实践中,强制执行是法院为保障生效法律文书履行的重要程序。那强制执行的案件什么时候结案?如果被强制执行了还能起诉吗?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大家参考。
19人阅读2025-06-13
执行程序错误有什么影响 如何救济
执行程序错误有什么影响 如何救济
在司法执行领域,执行程序的公正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执行程序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那执行程序错误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救济呢?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21人阅读2025-06-13
先予执行必须先立案吗 适用范围是什么
先予执行必须先立案吗 适用范围是什么
在民事诉讼中,先予执行是法院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判决前责令义务人先行履行义务的一种程序。那先予执行必须先立案吗?适用范围是什么?有没有时间限制?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22人阅读2025-06-13
终结执行程序是结案吗 终结后可以恢复执行吗
终结执行程序是结案吗 终结后可以恢复执行吗
在司法实践中,终结执行程序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纠纷案件的常见处理方式。那终结执行程序是结案吗?那终结执行会不会通知被执行人?如果终结后还可以恢复执行吗?来看看具体的解答。
17人阅读2025-06-13
执行立案后多久冻结账户 具体流程是什么
执行立案后多久冻结账户 具体流程是什么
执行立案后多久冻结账户?执行立案后冻结账户时限要分情况,普通执行案件,法院应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网络查控,48小时内冻结;情况紧急的,可申请法院48小时内裁定并立即冻结。那么执行立案后冻结账户具体流程是什么?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整理的相关资料。
20人阅读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