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详情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有效吗 如何收集案件证据

来源:谱法邦时间:2025-05-30

    在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收集程序是否合规,以及案件从开庭到宣判的时间的那个问题是当事人及其家属普遍关心的焦点。关于此问题,本文做了详细的解答,供大家参考。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有效吗

    1、如果只是单一的亲属证言没有其他证据印证,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2、如果亲属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吻合,其证明力会被认可。

    3、亲属与被告人的特殊关系可能导致证言主观倾向性增强,需要综合多种证据判决。

    如何收集案件证据

    1、侦查机关应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广泛收集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客观证据。

    2、辩护律师可以向证人、单位调取材料,或申请法院、检察院调取证据。

    3、如果证据存在矛盾,相关的部门需要启动补充侦查。

    4、取证过程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包括见证人在场、证据封存规范、询问笔录签字确认等。

    刑事案件多久会宣判

    如果是普通的案件,一般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如果案件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经批准可延长3个月;涉及国家秘密或重大疑难案件,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相关文章
被告侵权行为不存在如何应诉
被告侵权行为不存在如何应诉
如果被告确定侵权行为不存在,应诉时需围绕证明此事实展开。要梳理事件过程,收集有利证据,从事实和法律角度清晰阐述,反驳原告主张,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法院认可侵权不成立。
4人阅读2025-08-01
再审案件可以上诉吗
再审案件可以上诉吗
再审案件是否可以上诉,取决于再审的程序和审理法院。若再审是由基层法院按一审程序审理,作出的判决、裁定可上诉;若由中院及以上法院按二审程序审理,或再审维持原判,通常不可上诉。
7人阅读2025-07-31
孕妇判刑一年怎么处理
孕妇判刑一年怎么处理
孕妇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通常不会立即收监服刑。根据我国法律,孕妇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婴儿1周岁以内)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待哺乳期结束后再决定是否收监。
7人阅读2025-07-28
判刑罚款不交会扣配偶工资吗
判刑罚款不交会扣配偶工资吗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罚款是对犯罪分子个人的财产处罚。在婚姻关系里,夫妻双方各自具备独立民事及刑事责任能力,配偶无需为对方的罚款负责。法院执行罚款时,执行范围也只限定在罪犯个人财产。
10人阅读2025-07-28
刑事案件法院调解后还会判刑吗
刑事案件法院调解后还会判刑吗
刑事案件法院调解后仍有可能判刑。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调解成功并履行赔偿等义务,可在量刑时作为从轻情节考虑,但不意味着不判刑。
11人阅读2025-07-28
故意伤害罪和解后还要判刑吗
故意伤害罪和解后还要判刑吗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案件,即便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并赔偿,也仍可能会被判刑;和解只影响量刑,并不一定会免除刑事责任,可能会从轻处罚。
11人阅读2025-07-25
法院判刑会低于量刑建议吗
法院判刑会低于量刑建议吗
法院判刑可能会低于检察院量刑建议。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提出的建议,法院在审判时需综合考虑案件情节、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如果法院认为量刑建议过重或有其他法定从轻情节,可依法作出低于量刑建议的判决。
9人阅读2025-07-25
法院判刑的罚款没交不能减刑吗
法院判刑的罚款没交不能减刑吗
法院判刑的罚款没交,不一定不能减刑。如果罪犯有能力缴纳而拒不缴纳,通常会影响减刑,甚至可能不予减刑。但如果是因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无法缴纳,经法院审查后可酌情处理。
11人阅读2025-07-25
法院判刑后审判后结果会公开吗
法院判刑后审判后结果会公开吗
法院判刑后的审判结果,一般情况下会公开。根据法律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况外,法院的判决书和裁定书应当在生效后通过互联网公布,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16人阅读2025-07-24
撤诉后多久可以再起诉
撤诉后多久可以再起诉
撤诉后多久可以再起诉,需分情况。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民事案件撤诉后,无时间限制,随时可再起诉;离婚案件撤诉后,若无新情况、新理由,需等六个月才能再起诉。
24人阅读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