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网络造谣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网络造谣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通常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但是如果网络造谣行为符合犯罪行为,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造谣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以下是问题的详细解答,可供参考。
网络造谣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网络造谣的处罚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网络造谣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通常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一旦网络造谣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和相关犯罪构成要件,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造谣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如果造谣行为损害了他人得名誉、商誉等,还可能触犯诽谤罪、损害商业信誉等罪名。
网络造谣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处罚根据情况来判定。
1、不构成犯罪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构成犯罪的,根据造谣内容和后果,可能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诽谤罪等。编造特定虚假信息传播严重扰乱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络造谣立案标准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