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杀人会判死刑吗
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人杀人不会被判处死刑。这是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特点及特殊保护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认知和控制能力弱、可塑性强,法律给予其改过机会。未满18周岁故意杀人虽不判死刑,但依情节在法定刑幅度内量刑,结合从轻或减轻规定考量刑罚。以下是问题的详细解答,可供参考。
未成年杀人会判死刑吗
中国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所以未成年杀人不会被判处死刑。对于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依年龄和情节处理。未成年人认知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可塑性较强,法律旨在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教育改造等方式帮助其回归正途。
未满18周岁可以判缓刑吗
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符合条件的可以判缓刑。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2、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未成年杀人了父母要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未成年杀人,其父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民事赔偿方面,父母可能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划分。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时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民事赔偿,若未成年人有财产,先以其财产承担赔偿责任;财产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