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赔偿标准是什么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呈现高发态势,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议题。那如何准确认定侵权行为、确定管辖法院及计算赔偿标准呢?本文做了具体的解答,供参考。
侵犯知识产权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1、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地和结果地。
2、被告住所地:如果侵权行为地无法确定,可以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3、网络侵权:如果是网络侵权,侵权人计算机设备所在地、侵权内容展示终端所在地或被侵权人住所地法院亦可管辖。
知识产权侵权如何认定
1、著作权侵权:主要表现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如盗版书籍、影视资源),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作品。
2、商标权侵权:核心要件是造成市场混淆,包括使用相同/近似商标在同种商品上、销售侵权商品等。
3、专利侵权:伪造专利证书、非法使用他人专利号等行为。
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1、按权利人市场占有率下降导致的利润损失计算。
2、如果实际损失难以证明,可按侵权人违法所得确定赔偿额。
3、损失和获利均无法证明时,法院可以在法定范围决定赔偿的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
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