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行为包括什么
商标侵权行为的具体形式多样,尤其是现在网络信息极其发达的情况下,商标侵权行为是层出不穷,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未经许可”且“容易导致混淆”,下文可供参考。

商标侵权行为包括什么
1、未经许可使用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别的商家早就注册过的商标,甚至是从商标标识到包装装潢都高度相似。
2、销售侵权商品,无论是否知道所售商品侵权,但只要这个售卖的行为存在,就构成侵权。
3、伪造、擅自制造及销售相关标识,未经商标权人授权,私自制作带有他人注册商标的标识,如标签、吊牌、包装等。
4、反向假冒行为,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如何避免商标侵权的情况出现
1、提前进行商标检索,查询是否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规范使用商标,不擅自改变注册商标的图样,不同时组合使用多个注册商标时注意规避风险。
3、注意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网络环境中,商标被盗用的情况。
被侵权后该怎么办
首先与侵权方沟通,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相应几经济损失;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1、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使用近似商标导致混淆: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销售侵权商品: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擅自制造或销售商标标识: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反向假冒: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故意为侵权提供便利:故意为他人实施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印制、隐匿、经营场所、网络交易平台等便利条件。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