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详情
发生劳动争议后,有哪些处理途径?
和这个不讲理的公司扯了好久的劳动纠纷,想问问有哪些处理途径?
分类:劳动纠纷 时间:2025-08-281个回答
周美岑 律师 执业 时间:2025-08-28

你好,劳动纠纷有明确的法定处理途径,可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顺序逐步推进,能有效解决纠纷。首先可与公司协商,明确提出你的诉求(如支付工资、赔偿等),争取达成书面协议;若协商无果,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当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由第三方促成双方和解;若调解失败,需在纠纷发生后1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提交证据主张权益;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明确了劳动纠纷的法定处理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规定了劳动仲裁的管辖范围,为申请仲裁提供依据。


去提问
为你推荐
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工资怎么办?
你好,单位要求加班却长期不支付加班工资,该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你有权依法追讨。加班工资是劳动者法定权益,单位需按不同加班时段(工作日、休息日、法定节假日)支付相应倍数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具体流程为:第一步,收集核心证据,包括考勤记录(如打卡记录、加班审批单)、加班工作内容证明(如工作邮件、任务安排表)、历年工资流水(证明未发放加班工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标准);第二步,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要求补发历年欠付的加班工资,说明计算依据(如加班时长、工资倍数),留存申请记录;第三步,若单位拒绝或拖延,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在争议发生后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提交证据主张单位支付加班工资差额,若单位恶意拖欠,可一并主张加付赔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明确了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规定了单位不付加班工资的法律责任。
已有1位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能否单方面调整员工岗位和薪资?
你好,主管未征求你同意就单方面调岗降薪,该行为不合法,你有权拒绝并维护权益。调岗、降薪涉及劳动合同中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核心条款的变更,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公司无权擅自决定。具体流程为:第一步,收集证据,包括原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薪资)、主管通知调岗降薪的记录(如聊天截图、邮件、录音)、过往工资流水(证明原薪资标准);第二步,向主管或公司人事明确提出异议,书面或口头说明不同意单方面调岗降薪,要求按原合同履行,留存沟通证据;第三步,若公司强制执行(如不按原薪资发薪、限制原岗位工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在争议发生后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公司恢复原岗位、补足薪资差额,若公司存在违法用工行为,可一并主张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调岗降薪属于劳动合同内容变更,未协商一致的单方面变更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单方面调岗降薪侵犯劳动者切身利益,公司需承担相应责任。
已有1位律师解答
试用期工资低于法定标准怎么办?
你好,试用期工资远低于法定标准,这种情况是违法的,你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按照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你可先收集能证明你试用期工资标准、工作岗位及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之后,尝试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要求其按照法定标准补足工资差额。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能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明确了试用期工资的法定下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为劳动者追讨低于法定标准的试用期工资提供有力法律支撑,明确了用人单位违法需承担的责任。
已有1位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件或收取押金是否合法?
你好,用人单位这种行为严重违法,你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相关劳动法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禁止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件,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若单位以不服从就辞退相威胁,更是错上加错。你可先收集单位扣押证件、强行收取押金以及威胁辞退的证据,如聊天记录、书面通知等。接着,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单位退还证件与押金,劳动监察部门还会对单位依法处罚。你也能通过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返还财物,并主张违法辞退的赔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此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此类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具体法律支撑,明确了用人单位违法需承担的责任。
已有1位律师解答
自己申请劳动仲裁没把握、劳动仲裁败诉,还有“翻盘”机会吗?
你好,劳动仲裁败诉后仍有“翻盘”机会。首先需明确仲裁裁决是否为终局裁决。若不是,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时要准备充分证据,针对仲裁中败诉原因补充新证据,清晰阐述诉求与理由。若是终局裁决,若存在仲裁员受贿、徇私舞弊、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之后再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即终局裁决),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提供救济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等。明确了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的情形及期限,同样适用于劳动者认为仲裁裁决存在这些问题时申请撤销,为裁决存在重大瑕疵时提供纠正机会。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提供咨询服务
102,154次
最快2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