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详情
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
我和老公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负债,现在正商量离婚,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
分类:婚姻家庭 时间:2025-08-291个回答
孙兵 律师 执业 时间:2025-08-29

你好,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可依据法律明确区分,能有效解决离婚时的债务划分问题。核心是判断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

具体流程:先梳理双方负债的凭证(如借条、贷款合同、转账记录),标注债务形成时间、金额、用途及是否有双方签字;若债务是双方共同签字或一方事后追认,或用于家庭日常开支(如房贷、子女教育、医疗)、共同经营(如夫妻合伙生意),一般认定为共同债务;若债务是一方个人挥霍、赌债等,属个人债务。双方可先协商确认债务性质与分担方式,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提交债务证据,由法院依法认定并判决分担比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明确了共同债务的核心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进一步细化了超出日常开支债务的认定规则,保障非负债方权益。


去提问
为你推荐
男方家暴,反过来说我出轨,我要孩子的抚养权,该怎么做?
你好,可以采取以下行动来保护自己和争取孩子抚养权:确保自身安全。家暴时及时报警并保留所有报警记录,这是证明对方家暴的关键证据。同时,尽快去医院验伤,保留诊断证明和病历,这些能直观反映受伤的严重性。收集证据。对方实施家暴的伤痕照片、现场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对方反咬你出轨,收集通信记录、共同活动照片等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争取抚养权。稳定收入、良好居住环境等突出自身抚养优势,并强调对方家暴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第六十三条加害方不宜直接抚养子女。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夫妻相互抚养义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你好,法院判决离婚后双方相互抚养,本质是基于夫妻间法定扶养义务的延伸,通常针对一方因疾病、伤残等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情况,义务内容可依法明确,能通过合理方式履行。具体流程:先结合判决文书,确认自身及对方是否符合“生活困难”情形(如无收入来源、患重病需长期治疗等);若你符合,可要求对方提供经济供养(如支付生活费、医疗费)、生活照料协助(如日常陪护、就医陪同)等;若对方拒绝履行,可收集自身困难证明(医疗诊断书、无业证明)、判决文书等证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对义务范围有争议,也可起诉请求法院明确具体履行方式和标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此条明确夫妻间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离婚后若一方仍需扶养,该义务可依法延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所称“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虽此条针对子女抚养费,但夫妻间扶养费的范围可参照理解,通常涵盖基本生活费、必要医疗费等维持生活必需的费用。
已有1位律师解答
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探望权
你好,中止探望权有明确的法定情形,可依法判断并通过法律程序处理。若探望方的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如存在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子女、教唆子女违法犯罪、携带子女接触不良环境(如赌博、吸毒场所)、患有传染性疾病可能影响子女健康等情形,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可申请中止探望权。具体流程:先收集能证明上述不利情形的证据(如报警记录、医疗诊断书、证人证言等);若双方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申请,说明中止理由并提交证据;法院会结合子女年龄、身心状况及证据情况,审查是否符合中止条件,若符合则作出中止探望权的裁定,待中止事由消失后,探望方可申请恢复探望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此条明确了中止探望权的核心条件与恢复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七条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保护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该条明确了有权申请中止探望权的主体范围,保障相关主体依法维护子女权益。
已有1位律师解答
离婚后,一方如何行使探望权?
你好,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依法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是能够妥善行使探望权的。首先,建议你主动与前妻沟通,本着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友好协商探望的方式、时间及地点等细节。例如,可以约定每周或每月固定某天进行探望,地点选在孩子熟悉且适宜的场所,像家中、公园等。若协商达成一致,最好形成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若协商不成,你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双方生活状况等因素,依法判决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在诉讼过程中,要清晰陈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合理的探望诉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此条明确了你享有探望权及行使、中止、恢复的相关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八条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若前妻阻碍你行使探望权,你可依据此条,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利。
已有1位律师解答
已提供咨询服务
102,154次
最快2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