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怎么办 有什么法律后果
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怎么办?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属于侵犯了他人隐私,会对受害者造成极大伤害,家长、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与隐私保护观念。那么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有什么法律后果?接下来可以参考下文详细内容。
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怎么办
“开盒”是通过网络非法搜索、挖掘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发网民对被“开盒”者的舆论谴责,该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1.及时报警。
2.要求平台删除违法信息。
3.家庭、学校和社会加强教育引导。
4.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5.采取预防泄露自己个人隐私的措施。
未成年开盒他人信息有什么法律后果
1.未成年人开盒需要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若未成年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2.未成年人开盒行为可能会受到警告、罚款或拘留等行政处罚。若未成年人年龄在14至18周岁之间,可能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则不予处罚,但需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3.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若其行为构成严重犯罪,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即使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可能需要接受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